期刊
  出版年
  关键词
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
Please wait a minute...
选择: 显示/隐藏图片
1. 1例席汉综合征伴感染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
曾莉容, 张星, 陈浩莹
中华护理杂志    2024, 59 (7): 854-858.   DOI: 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24.07.013
摘要569)   HTML2)    PDF (903KB)(23)    收藏

总结1例席汉综合征伴感染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经验。护理要点:早期积极补液,实施目标导向性血糖管理,纠正内环境紊乱;严密观察病情变化,分阶段落实激素替代治疗,预防垂体危象;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,预防感染加重;定期随访和疾病宣教,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。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,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,病情平稳,情绪良好,顺利出院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2. 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
张星, 曾莉容, 裴佳, 陈浩莹
中华护理杂志    2023, 58 (24): 2964-2966.   DOI: 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23.24.003
摘要417)   HTML3)    PDF (989KB)(20)    收藏

总结1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暴发性1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经验。护理要点:早期充分的液体支持,改善肾灌注;动态监测及总结血糖变化规律,实施目标导向性血糖管理方案;加强营养支持;定期随访与健康教育。经过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,患者病情好转并顺利出院。电话随访3个月,血糖控制平稳,营养状况改善,整体状况良好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3. 神经重症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
林琪,董芳辉,曾莉,俞群亚,薛翌蔚
中华护理杂志    2021, 56 (6): 836-842.   DOI: 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21.06.006
摘要586)   HTML1)    PDF (941KB)(12)    收藏

目的 了解神经重症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现状,分析希望、感恩、心理弹性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。 方法 2019年1月—12月,采用便利抽样法,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ICU 340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。应用Herth希望量表、感恩问卷、心理弹性量表及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。结果 340名神经重症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总分为(73.38±14.02)分。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与希望、感恩、心理弹性水平分别呈显著正相关(r=0.319、0.396、0.654,均P<0.01)。Bootstrap分析显示,感恩、心理弹性在希望和创伤后成长关系里的中介效应显著(95%CI为0.743~1.226)。希望可以分别通过感恩和心理弹性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(β=0.145,P<0.01;β=0.734,P<0.01),也可以通过感恩经心理弹性的多重中介正向预测创伤后成长(β=0.114,P<0.01)。 结论 感恩、心理弹性在希望与创伤后成长间起中介作用,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构建基于感恩的干预策略,提高患者家属的心理弹性水平,促进创伤后成长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4. 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体验的质性研究
林琪, 曾莉, 任君红
中华护理杂志    2021, 56 (3): 347-352.   DOI: 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21.03.005
摘要569)   HTML2)    PDF (1027KB)(14)    收藏

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创伤后成长的真实体验。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描述性现象学研究法,于2019年4月—8月对12名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进行深入访谈,借助Nvivo 11软件管理访谈资料,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。 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:人生哲学的改变,包括对生命的欣赏、关注自身健康、确立生活的优先次序、不确定的未来;个人力量增强,包括挖掘优势潜能、责任感增强、自我依靠感增强;与他人关系改善,包括“为己利他”行为、人际交往中获益;有效应对,包括设定希望、向下比较、学会自我调适。 结论 神经外科ICU患者家属在对抗逆境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创伤后成长,呈现积极的自我变化现象,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家属的积极体验,将创伤后成长与临床心理护理整合,促成临床干预向以激发潜能、培养积极力量、促进成长为主题的范式转变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5. ICU护士照护长期昏迷患者真实体验的研究
陈佳丽, 曾莉
中华护理杂志    2020, 55 (3): 422-426.   DOI: 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20.03.021
摘要573)   HTML15)    PDF (785KB)(46)    收藏

目的 深入了解神经外科ICU护士照护长期昏迷患者的真实体验。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,对11名神经外科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,并用Colaizzi 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。结果 神经外科ICU护士照护长期昏迷患者的真实体验共提炼出5个主题:形成多种情感体验(爱伤与共情共存;失望与希望交织)、领会职业素养必要性(慎独躬行,提高护理质量;视患犹亲,体现护理人文性)、感知重症思维重要性(批判性思维是应用专业知识的关键;病情预判为成功抢救提供有效保障)、获得自我价值认同感、审视血脉伦理与临床决策(坚持源于亲情血脉相连;放弃源自不忍生命质量低下)。结论 神经外科ICU护士对照护长期昏迷患者的体验呈多维度,提示护理管理者应培养神经外科ICU护士职业素养、强化护士专业思维、提升护士自身价值、权衡血脉与伦理进行临床决策,进而为长期昏迷的神经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照护。

图表 | 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6. ICU患者家属沟通管理的研究进展
林琪, 曾莉, 任君红, 章桂飞
中华护理杂志    2020, 55 (2): 294-298.   DOI: 10.3761/j.issn.0254-1769.2020.02.024
摘要515)   HTML1)    PDF (741KB)(5)    收藏

阐述了ICU患者家属沟通管理的重要性,综述了国内外ICU患者家属沟通管理的模式,并从ICU患者家属沟通需增强预见性、融入同理心、增设丧亲护理服务等方面提出沟通管理的建议与展望,旨在为国内开展ICU家属沟通管理实践提供参考。

参考文献 | 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
7. 护士主导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再通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
张琳 朱晓萍 刘贤亮 吴茜 孙晓 曾莉 姜金霞 施雁
中华护理杂志    2017, 52 (4): 449-453.  
摘要430)      PDF (717KB)(21)    收藏
目的 通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进行优化, 缩短脑卒中患者院内治疗延误时间。方法 成立多学科小组,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,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(healthcare failuremode and effect,HFMEA)对流程步骤进行失效分析,制订并实施管理方案。结果 实施流程优化方案后,患者入院至溶栓用药时间(door to needle time,DNT)从88(42,140)min缩短至45(37,59)min(P<0.001);DNT≤60 min的患者比例从20.0%上升至87.7%(P<0.001);入院至动脉血管再通的时间从207(169,227)min缩短至165(155,185)min(P<0.05);脑血管再通率从7.81%提高到13.64%(P<0.05),实施前后患者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的比较,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05)。结论 应用HFMEA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再通流程,可有效地减少院内治疗延误时间。
相关文章 | 多维度评价